上海平台 >>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捷报!】第70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闭幕——上海队再获大奖!

2019/5/18 本文被阅读过6467次

  美国当地时间5月17日,第70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圆满落幕。本届大赛有来自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名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参赛,这些青少年从全球420个联席赛事中脱颖而出入围决赛。其中包括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28名中学生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本届大赛。本届大赛还吸引了来自全球50多个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设立专项奖,中国大陆则有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等设奖单位。

  此次中国选手在能源化学、系统软件、植物科学、嵌入式系统、机械工程、物理和天文、化学等多个学科斩获奖项。其中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胡诗成摘得能源化学学科一等奖,并同时荣获学科最佳奖,另外她还获得了瑞典斯德哥尔摩青年科学研讨会奖,将受邀亲临现场观摩2019年诺贝尔颁奖典礼,这是上海队第二次代表中国获此大奖,也是中国大陆女生第一次获此殊荣。

比赛现场

 

中国代表团合影

 

  经过前期多轮选拔,最终上海代表队共有7名选手携7个项目参加本次大赛,选手均来自上海青少年科学社2018-2019级高级会员,并在上海青少年科学社高级会员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培育。他们分别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胡诗成,项目《蚕丝衍生的高分散Ni,N共掺杂碳纳米片及电催化CO2还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杨鸿嘉,项目《天然抗氧化剂在降低重金属对水稻生长发育的毒害作用初探》;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汪青依,项目《法拉第堆积:颗粒物质在竖直振动激励下的堆积现象研究》;上海市建平中学的黄子浩,项目《锂离子电池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的制备与研究》;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杨适齐,项目《血液营养对蚊虫产卵与传病的影响初探》;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程宇萌,项目《海上危化品泄漏吸附材料的合成及适配装置研究》;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许沛茹,项目《生成时间地图的数学建模方法》。

上海代表队选手合影

 

       本次大赛上,中国代表团获得一个学科最佳奖,斩获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四等奖和4个专项奖,共有9名选手获得13个奖项。此外,中国澳门选手荣获1个三等奖、1个四等奖和1个专项奖,为澳门历年来最好成绩;中国香港选手获得1个三等奖;中国台湾选手获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和1个四等奖。其中上海队成绩斐然,获奖名单如下: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胡诗成

获得能源化学一等奖并荣获学科最佳奖,同时还将有一颗小行星以她的名字来命名!

同时还获得瑞典斯德哥尔摩青年科学研讨会奖,将受邀亲临现场观摩2019年诺贝尔颁奖典礼。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杨鸿嘉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汪青依

 


 

关于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由美国科学与公众协会主办,首届大赛于1950年在美国费城举行,每年举办一届,至今有70年历史,已成为目前国际最高级别的青少年科技赛事,它也是世界上唯一的面向9-12年级(初三-高三)的学生、竞赛学科涵盖了所有自然科学和部分社会科学内容的科学比赛,每年均吸引上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的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共场角逐。大赛由英特尔公司和英特尔基金会联合赞助,数十家公司、学术机构、政府和科学机构提供了总额近400万美元的奖金支持。决赛选手每年从全世界数百项联席赛事中脱颖而出,在美国参加项目展示,并接受超过1200名各学科领域专家评委的现场评审。在紧张的布展与答辩之余,主办方还在比赛期间举办各类学术研讨及交流活动,充分利用美国科技教育资源,加强各国选手交流与融合。

  获奖者除了高额奖金外,还有机会参加当年诺贝尔颁奖典礼,大赛二等奖及以上获奖选手还能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小行星发现机构)以获奖者的名字为小行星命名。大奖赛校友为科学做出了杰出贡献,其中包括诺贝尔奖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据悉,2020年第71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将于5月10-15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举办。

 

(作者: )